記者陳柏翰/台北報導
醫師指出,後十字韌帶斷裂雖然可能僅有些微的腫脹及不適,但若忽略不治療,恐導致退化性關節炎上身。因此,若有疑似十字韌帶受傷時,儘快就醫檢查,且運動前務必做好暖身。
開業醫師曾清祥表示,後十字韌帶斷裂是當膝關節屈曲時,脛骨受外物撞擊往後移,使韌帶斷裂,常發生於車禍撞擊或跌倒時撞擊膝蓋。
後十字韌帶撕裂傷也許僅有些微的腫脹及不適,但若忽略不治療,日後當膝關節半彎曲時,尤其下樓梯,即會引發疼痛,也無法從事劇烈運動,影響日常生活。且十字韌帶受傷,若不予以治療,會使膝關節處於不穩定狀態,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。
曾清祥說,後十字韌帶斷裂受傷時,應立即冰敷控制腫脹,把患肢抬高,走動時也須使用腋下拐支撐以免加深膝關節軟骨傷勢。受傷後也應避免熱敷、喝酒、運動、按摩,才不會讓出血和腫脹更加嚴重,延長治療時間。
曾清祥指出,後十字韌帶斷裂的治療,須考慮斷裂程度、膝關節穩定情形、有無軟骨合併受傷,膝關節的活動範圍,病人年紀、平常運動能力、臨床症狀、病人的期待等因素,來考慮用保守治療或者開刀治療。
一般而言,單純的後十字韌帶撕裂不需要手術,可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消炎止痛藥物改善不適,並透過護具或肌肉內效貼布加以支撐與固定,直到疼痛消失。傷勢嚴重的後十字韌帶斷裂才需要動手術,將其他肌肉部位取下來的肌腱,重建在原本後十字韌帶的位置。
曾清祥指出,後十字韌帶撕裂後 ?2週為急性期,應多休息冰敷、減少疼痛,並透過物理治療促進血液循環消腫及止痛。第 ?2至 ?8週是恢復期,可透過運動訓練增強肌肉力量,尤其要加強股四頭肌或大腿後側肌肉的彈性與力量,以代償已經鬆弛或者斷裂的後十字韌帶。
在完成復健療程後,大部分傷者都能回復到之前的活動能力而沒有重大後遺症。若恢復期間走路仍感無力或疼痛,就需要再評估是否進行韌帶重建手術。
曾清祥提醒,由於關節和肌肉需要時間發揮至最佳活動狀態,運動前務必要充足暖身,要有充分時間先行伸展及放鬆。並盡量臨時避免進行一些突發和超乎個人體能極限的動作;平日可進行肌力訓練,強壯肌力以避免膝蓋受傷。

arrow
arrow

    ldldhbtnf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